当前位置:首页>>法理探研
法理探研
派驻检察人员如何做好对罪犯的个别谈话
时间:2010-04-23  作者:张文莉 张华  新闻来源:信阳罗山 【字号: | |

   信阳市人民检察院监所处 张文莉

   罗山县人民检察院 张 华

   个别谈话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对罪犯的个别谈话是派驻检察人员对罪犯进行教育的一项基本技能和重要的工作方法,是对检察室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四个办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狱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中提出了个别教育“三百工程”,其重点也是对罪犯的个别谈话。因此,了解掌握个别谈话的原则和方式方法,运用好个别谈话的技能和技巧,充分发挥个别谈话的功效,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起着至关的重要的作用。

   一、罪犯个别谈话的类型

   对罪犯的个别谈话,一般分为主动型谈话和被动形谈话。主动型谈话是派驻检察人员有针对性的主动找罪犯谈话,这类谈话目的明确,对象明确。被动型谈话一般是指罪犯主动找派驻检察人员要求谈话,谈话的目的一般要经过交流才可知道,在明确罪犯的谈话目的后,检察人员应将其引导为主动谈话,以利于控制谈话局面。就个别谈话而言,一般可以分为几类:

   1、询问型:这种谈话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派驻检察人员了解情况,重点是要掌握好“问”的技巧,可以直接发问,也可以委婉询问,对罪犯敏感的话题,要做到问得恰到好处。

   2、批评型:是派驻检察人员针对罪犯的某些错误进行批评。批评要注意区别不同的对象,对性格直爽的可以单刀直入地进行批评,对性格内向的则需要启发式批评。批评者应首先肯定成绩,对被批评人的缺点和错误应尽力引导其认识。

   3、交流型:这类谈话用于一些思想行为表现相对稳定的罪犯。派驻检察人员可以与其就某人、某事、某项活动谈一些看法进行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引导教育。谈话人要心平气和,以关心、信任的态度对待谈话对象,不自视特殊、自命不凡,更不可“连珠炮”似地发问和经常打断对方的言语,与对方争论,应允许对方解释,谈不同的看法,对的要肯定,错误的要予以指出,在友好的气氛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对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倾听型:有的罪犯找派驻检察人员谈话并非有什么特殊要求,只是需要一个倾听者,将自己的一些看法或情绪宣泄一下,以求一吐为快。对这类罪犯的谈话主要是听,关键的地方要适当点拨,既要将其倾听的欲望压下去,也要注意防止其漫无边际地胡谈八扯,要适时予以引导纠正。

   5、求助型:一般是指罪犯向派驻检察人员反映情况和问题,要求驻狱检察人员给予解决的类型。例罪犯对奖惩有异议、家庭变故、劳动岗位变动、与他犯有矛盾、身体有疾病等,此类谈话一般以解释清楚和问题解决为止。

   二、对罪犯谈话的几个原则

   1、突出主题的原则。由于派驻检察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整块时间少,因此一般情况下个别谈话不宜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必须突出中心,突出主题,一事一议,既要短、平快,又要抓住要害,言间意明,切忌拖泥带水,漫无目标,既耽误双方的时间,又收效甚微。

   2、恰当交流的原则。派驻检察人员与罪犯个别谈话一定要把握好的度,宜急则急,宜缓则缓。一般而言,找罪犯个别谈话要及时,尤其是罪犯当中出现什么问题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找其了解情况,交流思想,寻求对策,防患于未然。切忌马后炮,当事后诸葛亮。

   3、灵活多变的原则 。由于每个罪犯的文化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性格类型等个体差异较大,派驻检察人员与他们个别谈话无论是形式、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都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同时又紧紧围绕谈话的主题把握好尺度。犯情不一样,交流的语气又应不一样。太柔,没有力度,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太刚,缺乏感情,易产生距离感;太直,没有情趣,使交流气氛沉闷,影响效果。只有根据谈话对象的个体特征,或关心恳切,以情动人;或明晓事理,以理附人;或以身作则,以人格感人。

   4、把握主动的原则 。派驻检察人员找罪犯谈话前应先摸透该犯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其家庭情况、犯罪情况以及个人兴趣、性格、爱好、与周边他犯的关系等要一清二楚。特别是批评罪犯时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道理充分。这样在谈话时才能对症下药,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强调什么,不该强调什么,该回避什么,不该回避什么,从而使个别谈话更具有针对性、个体性、实效性,充满人性化,进而提高个别谈话的成效。要注意避免被罪犯抓住派驻检察人员不了解情况的弱点,胡搅蛮缠,浑水摸鱼,将问题复杂化。

   5、尊重人格的原则 。 罪犯在派驻检察人员面前有一种自卑感,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人格,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切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些不该做的事 ,损害了他们的人格。对于今后的教育十分不利,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这是谈话的大忌。因此与罪犯个别谈话时,派驻检察人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要保持镇定自若,心平气和,尊重对象的人格,为有效的谈话铺垫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