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基层检察院应当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客观规律,紧贴检察干警的思想行为特点,把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建设的铸魂工程和基础工程来抓。把握牢记忠诚、践行公正、全心为民、坚守廉洁,是核心价值观的基准点、落脚点、着力点、自律点,是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深刻揭示了政法干警必须遵循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根本要求。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加强新形势下政法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积极行动,认真落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检察干警一项重要任务。基层检察院应当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客观规律,紧贴检察干警的思想行为特点,把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建设的铸魂工程和基础工程来抓。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略抒管见。
一、牢记忠诚,是核心价值观的基准点
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准点是忠诚。所谓忠诚,意为尽心竭力,赤诚无私。检察干警的忠诚度是对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程度。这种忠诚程度是一个量化的概念,是检察干警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有机统一。行为忠诚是态度忠诚的基础和前提,态度忠诚是行为忠诚的延伸和深化。用行动、用生命诠释如何铸造忠诚品格、如何践行忠诚信念,把忠诚写进血液中,是对我们每个检察干警的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强化和培树检察干警的核心价值观,促使广大干警以正确的思想理念指导检察工作,我们把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加强和完善,固于制、融于心、诺于诚、化于行,使忠诚的理念体现到具体的工作上来,发挥难以估量的价值,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突出主题、把握精髓、铸造灵魂、打牢基础”,采取三个步骤打造忠诚理念。一是认真学习,强化教育。不仅认真学习了高检院、省市院领导核心价值观教育讲话,蔡宁检察长和贺恒杨副检察长的有关讲话精神,还组织全体干警共同观看了省院领导关于“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专题辅导报告视频会,每次会议结束都组织全体干警进行学习讨论,写出心得体会。通过具体的学习、培训、教育活动,使广大干警深入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忠诚的理念在每个检察干警的心中打下底,扎下根,成为每个检察干警的人生航标和指明灯。二是创造氛围,营造环境。院党组积极为培树干警核心价值观创造浓郁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内网、外网和本院自编期刊《检察综艺》上开辟了“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专栏,对各局科、室和广大干警学习、教育情况及经验性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宣传,通过舆论宣传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还通过领导带头学、会议集中学、中心组学、分散学习等的方式,带动和引导了全院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三是强化实践,注重落实。院党组要求广大干警将核心价值观学习研讨活动体现在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引导和组织广大干警,从规范自身着手,强素质树形象,从执法活动做起,重民生讲规范,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将价值观教育和实际工作结合,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提升检察干警的 “精”、“气”、“神”。通过系统把握、深刻理解、躬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干警的思想理念得到了深化,凝聚力和感召力得到了增强。通过培树忠诚理念,夯实干警思想道德根基,以道德上的纯洁性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性,以牢固的道德基础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践行公正,是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
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是公正。检察官的天职就是用法律伸张正义,检察官要做检察事业的基石、人民利益的代表,让检察院的“牌子”上永远写着“人民满意”,就必须恪尽职守地践行公正、落实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把培树检察干警的公平正义意识放在重要位置。
我们所追求的和谐必须是公平的和谐、正义的和谐,无论在任何时候,办理任何案件,都不能牺牲公平和正义来求得短暂的和谐。必须是依据法律的公正,离开法律空谈公正,公正就失去了标准。我们检察机关在长期的办案实践中深有体会,随着社会法治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增强,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程序公正、程序正义的价值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因此,我们在办理反贪、反渎、侦监、公诉等各类案件时,必须秉承法律的宗旨,遵循法律的程序,维护法律的尊严,绝不能以任何借口违反法律的精神。如果不遵守法律,不讲原则,没有标准,和谐就不会长久,甚至司法公正的软弱还会助纣为虐,导致更多纠纷的发生。笔者认为,作为担负法律监督职能的人民检察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提高司法能力,准确、及时地运用法律手段,践行司法公正,维护公平、伸张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治给我们带来了稳定、安全、公平和权利,使社会在一种既定的、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可以理解为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把和谐社会构筑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之上,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地依法办事,把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纳入到一个规范有序的法治化轨道。检察机关要把公正执法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载体,把维护社会公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案件高发和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检察机关必须全力维护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没有法律的权威,国家的治理、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做不到的。
公正的司法过程具有让当事人合法充分地表达诉求、伸张正义的功能。检察机关通过公正司法,充分发挥法对社会的控制功能,依法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冲突,引导民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使违法行为受到制裁和纠正,及时地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实现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通过公正司法来为维护和实现安定有序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培树干警的公正意识,注意解决由于外部干预引起的司法不公;由于传统的司法理念引起的司法不公;由于司法体制不健全引起的司法不公;由于检察人员个人素质不高引起的司法不公现象。要求我们的干警除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司法理念外,还需要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这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了解和熟悉,更含有通过长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法律价值、法律思想、法律精神、法律理念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任何时候都不以个人情感、偏好来指导办案,从而保证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全心为民,是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是为民。现在老百姓普遍有一种说法,有事来找检察院。这说明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有一定的认知度、可信度。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培树检察干警的为民意识,就要突出便民利民特色,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我院在践行为民方面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认真落实省院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一)继续开展检察干警进千企、访万村,服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活动;(二)组织开展集中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专项工作;(三)继续开展严肃查办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严重侵害民生民利的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四)深入推进轻微刑事案件非羁押诉讼制度;(五)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六)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机制;(七)建立“一站式检务中心;(八)开展涉检信访积案集中化解活动;(九)开展以“规范权力行使、接受人民监督”为主题的检风检纪社会评议活动;(十)建立检察机关互联网站检民互动交流平台。二是认真做好“三联、三帮、五到位”的落实工作。为联系村的计划生育贫困家庭送去帮扶资金为该村帮助申请了修路资金。在文明帮扶村楠杆田堰村,悬挂“文明帮扶”联系点匾牌,帮助田堰村建好村级班子、建设文化设施和清洁整治家园,建立红白理事会、“三理”教育领导小组和道德评议会等,逐步引导村民提高文明程度,创建县级文明村。同时院领导还多次到平安建设联系点龙山六里村指导该村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帮助村建立治安防范制度。三是积极做好“五进三送”,践行执法为民。我院以五进三送(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务)活动为抓手,认真组织“检察干警进万村”“检察干警进千企”,深入开展涉检信访积案的清理,化解了涉检信访积案,有效纠正执法办案中的问题,践行执法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在活动中,我院组织干警先后到灵山、莽张等乡镇走访慰问群众210人,发放检察官联系卡210张,散发宣传资料近300份,提供法律咨询15余次,记录群众困难和需要6条,为2户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深入新区管委会社区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余次,接待群众咨询30余人次。在县企业办设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及时化解发生在企业建设中的矛盾和纠纷;和10个民营企业建立了维权联系点,了解企业法律诉求,使服务企业发展成为日常工作。与罗山高中学生开展“共建平安校园”活动,与学生代表建立法制联系点;以“共建平安校园”活动为契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法制教育网络,切实做好校园法制教育。对所包村(社区)的贫困户老上访户等对象集中进行排查,分类建立档案,定期开展走访和慰问活动;组织实施“结对帮扶、凝聚民心”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四、坚守廉洁,是核心价值观的自律点
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自律点是廉洁。院党组教育干警充分认识廉洁是检察工作的公信力,是检察环境的亲和力,是检察干警的创造力,是检察事业发展的生产力。我们紧密结合检察业务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廉政教育活动。
我们站在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深化学习实践活动之所需;是反腐倡廉客观形势之所急;是关心爱护检察干部之所在的高度,率先建立了检察干警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制约,严肃检察纪律,确保检令畅通,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立足教育,着眼防范,防控廉政风险问题的发生。帮助干警自我提醒、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修正,使“风险处处存在,防范人人有责”成为共识,切实增强检察干警的责任意识,有效促进各项工作。
我们采取“自己找、科室议、领导提、互相帮、集中评、组织审” 六个步骤,保证查找风险点工作顺利进行,并要求扎实有效地做到“六个结合”。
一是要做到查找风险点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找准个人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点;二是要做到查找风险点与制度机制建设相结合,找准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点;三是要做到查找风险点与岗位目标相结合,找准与岗位目标的要求相关相近,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点;四是要做到查找风险点与工作职责相结合,找准自己工作职权范围内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点;五是要做到查找风险点与工作作风相结合,找准自己在执行上级文件、党组要求、科室安排等方面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点;六是要做到查找风险点与个人思想、行为习惯相结合,找准自己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点。提前打好预防针,及时提醒、预警和处置,促使检察干部正确、健康、阳光、有效地履行职责。实行廉政风险保证金制度。把风险查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定到岗、奖惩落到岗。
院党组运用反面教材对干警进行警示教育。我们以鲜活的人和确凿的事从反面来教育和启发检察干警,让大家认识到违法违纪和犯罪行为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无论是算“政治帐”、“经济帐”还是“家庭帐”都不合算,从而让大家更加自觉地珍惜荣誉,远离腐败,洁身自好。以“红色教育”感染检察干警。通过读红色书籍,游红色圣地,看红色展览,听红色报告,唱红色歌曲等形式,让干警重温革命斗争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从中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使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先驱的博大胸怀和无私无畏精神,让心灵在“红色教育”中得到洗礼和升华,从而增强廉洁执法意识和爱岗敬业责任心。
目前,全体检察干警都清醒地认识到,廉政不仅是干部个人的事情,也关系到整个检察事业的成败,廉政并不遥远,廉政就在我们身边,廉政需要从我做起。只要人人坚守廉洁底线,淡泊名利,克己制欲,不为钱所累、不为利所伤、不为色所惑、不为名所困,我们的检察干部就能更加廉洁勤政,更加心正身净,更加拿得起、放得下;更加叫得响、过得硬。
五、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检察精神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
1、正确把握检察文化的政治方向,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检察文化建设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党放在心中、把法律放在心中、把正义放在心中。周永康同志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政法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政法机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政法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廉洁从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检察干警要在政法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确保政法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2、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检察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时刻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扎根于人民群众,着眼于通过检察文化的发展来弘扬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颂扬法治精神、完善法治建设,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崇尚法治、尊重法律,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公平正义服务。
3、弘扬检察干警的精神气质,引导检察干警正确角色定位。检察机关的职能是打击和监督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检察干警是社会稳定的坚定维护者,长期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一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检察干警必须具有严明的纪律、过硬的素质、清廉的作风。检察文化建设就是要弘扬政法干警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作风清廉的精神气质,激励政法干警以崇高的职业使命、自豪的职业荣誉、自信的职业信心忠实履职、有效履职。
(二)加强检察行为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1、加强检察专业知识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检察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法学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创新,检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执法和司法难度越来越大,对检察干警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要通过检察专业知识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氛围,自觉树立起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构建教育培训考核机制,激励政法干警不断更新完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2、全面加强检察制度文化建设,创造公正的司法氛围。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作风是执法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也是检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折射。因此,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和约束干警行为,将外部的规范性与培养干警内在的自觉性结合起来十分重要。要突出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日常管理,通过制度的约束与限制、奖励与惩戒,将执法行为规范落实到执法过程的每个环节中。
3、构建检察管理文化,培育良好的领导干部作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关键在领导班子。检察机关的领导干部作风直接影响着整个检察队伍的作风、形象、素质和人民满意程度。只有高素质的班子才能带出高素质的队伍,而高素质的班子必然是政治坚定、开拓创新、敢抓会管的领导班子。检察机关领导要坚持与时俱进,在注重抓队伍建设、工作创新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检察管理文化水平的提高,体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对检察干警的精神洗礼、灵魂塑造和价值重铸。在整个培树过程中,每深入一步,都会受到人性、思想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要经历复杂的破和立的斗争,都要随时接受道德修养的考验。我们要通过培树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和把握新时期检察干警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逐步建立起一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检察干警学习培训、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激励约束、习惯养成等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合检察工作实际的长效工作机制,并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抓实抓好,确保培树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长效性。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 罗山县检察院
邮编:10040 电话:010-68630317
技术支持: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