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检察官,不一样的国家气质
时间:2016-05-2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151110,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16年节目资源推介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隆重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部门负责人对外披露了2016年央视一套将在黄金档播出的十大电视剧剧目。其中电视剧《检察官》赫然在列,这引起了中国电视剧迷们诸多猜想与期盼。

  对央视一套黄金剧场,央视有着精准且严苛的定位:国家气质、精品正剧。国家气质就是要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大气、厚重、深刻、真实。而精品正剧,关键在这个字上,一定要体现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上。

  那么,《检察官》与以往的涉案剧有什么不同,如何通过艺术的手法揭开检察机关神秘面纱,该剧又如何体现出国家气质的,本报记者日前对该部电视剧创作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访。

  讲好检察故事,传播司法正能量

  20131120,面向全国集中展现和弘扬优秀检察官精神境界的活动——“寻找最美检察官评选结果揭晓。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邢庆荣获最美检察官称号。

  邢庆忠诚事业、尽职尽责的感人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政治部主任高凯为同仁自豪之余,却思绪难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单一的典型人物固然能让公众了解到一名检察官恪尽职守为维护公平正义所付出的努力。但是,从检察机关普法的角度,这是远远不够的。高凯对记者说。

  在高凯看来,检察机关释法普法不但要有计划性、系统性、科学性,还应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行。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

  如果在检察普法宣传中融入艺术元素,比如说拍摄成电视剧,是不是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普法面更广,百姓也更容易接受?高凯在与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原副会长、秘书长张洪溪就检察普法宣传交流中表达了这一想法,并得到对方的认可。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力栋闻讯后,立即与高凯取得了联系,表达了合作意愿。

  梦想很快进入现实2014 3月,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正式决定携手合作拍摄一部反映当代检察官工作生活的电视连续剧。经过申报,很快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批准,并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立项。

  严格创作标准,实现国家气质与精品正剧有机结合

  一部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对文艺作品质量、品位、风格等的期盼,与此同时,还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不能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

  检察题材的涉案剧必须掌握好一个,既要精准地展现人民检察官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也要富有人情味地展现检察官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进而实现国家气质与精品正剧的有机结合。高凯介绍说,《检察官》正式立项后,二分院并没有把起草剧本列为第一任务,而是历时5个月研究制定了《检察官》创作标准,先为剧本建立了创作指引”——

  体现时代性。聚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时代主题,在剧情巧妙介绍检察机关的性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职责任务以及检察官的权利义务、任职回避等内容,突出展现检察官依法办案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具体案例释法说理,教育公民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提升遵纪守法、抵制诱惑、拒腐防变,以及发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自觉性。

  突出专业性。既体现检察工作的专业化,又体现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全剧突出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突出检察官的职业信仰、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职业特征。

  把握规律性。注重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把握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把握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富有创造性。摆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彻底从以往的创作模式中走出来。主创人员要深入了解检察业务一线工作、深入体验检察官办案生活,做到熟悉检察工作,懂得法言法语、懂得群众语言、懂得真实情感。认真总结以往成功影视作品的特征和内在规律,科学合理地吸收中外优秀文艺作品之精华。

  不把行业当背景板,实现涉案剧三个突破

  电视剧的创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创作,选取什么样的典型,不仅考验着编剧的叙事能力,也直接传达出作者的价值取向。然而,真实性是现实题材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如何围绕字做文章,是《检察官》面临的一场大考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征集素材阶段,二分院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案件。比如涉毒案、骗婚案以及当下百姓最为关注的冤错案、海外追逃等类型案件。

  在对真实案例进行改编过程中,二分院相关负责人对待编剧的态度也极为豁达开放:按照案例原型大胆改,不给自己画地为牢,一定要确保剧情真实精彩。

  打造精品正剧,行业与剧情巧妙融合尤为重要。本剧编剧之一马红路在创作《检察官》剧本过程中感触颇深。他说,在很多行业剧中,编剧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只见不见行业,二是只见行业不见。前者所要体现的行业被感情戏过分渲染后,行业因缺乏专业性失真,后者则过于强调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而缺乏人情味显得枯燥乏味。

  检察官的正确引导是防止剧本跑偏的重要砝码。马红路对记者坦陈,隔行如隔山,为了确保剧本准确性、专业性、真实性,在创作之初,他和主要演员多次深入检察官办案一线,通过旁听庭审、交流研讨等方式,对检察机关职能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从中汲取了创作灵感。

  与此同时,二分院多名热爱文学艺术的业务骨干在业余时间为剧本创作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令马红路和几位编剧都十分感动。控申处检察官刘衍明就是其中一位。

  检察机关的执法行为是否规范、合法会直接体现在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能否实现,关系到检察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检察官》展现给观众的情节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细节上必须精雕细琢。刘衍明举例说,依照现行法律,检察机关免予起诉的说法已经取消,应当表达为不起诉;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如果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案件应当由国安部门查办,而不是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检察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采取单独讯问的方式,而不是同时讯问多个犯罪嫌疑人等等。

  而在拍摄现场,公诉一处副处长位鲁刚、公诉一处和公诉二处检察官、孙颖菲、于淳烨等人,也针对开庭、提讯等程序性问题进行了严格把关,确保《检察官》播出后能得到社会公众和检察官的认可。正因为如此用心打磨,与以往检察题材的影视剧相比,《检察官》的拍摄有三大特点:一是剧情所涉及的案例均改编于二分院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二是实景拍摄,二分院办公楼为主要取景地。三是一线演员加盟,检察官全程参与剧本修改以及整个拍摄过程。

  不能把行业当成电视剧的背景板,而是要通过真实演绎,在实现对观众普法教育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爱上这个行业。我想,《检察官》会实现这个目标。马红路说。

  全方位展示人物,透过案件触摸人性温度

  对于从事法律监督的检察官们来说,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去实践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记者采访了解到,《检察官》由英宁执导,于震、殷桃、于荣光等主演。故事情节设计得跌宕起伏,讲述了燕都市检察院分院以反贪局局长方大庆、公诉处处长夏静茹为代表的一批检察官,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规范司法,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们先后依法办理了副部级国企董事长贪污受贿案、运毒案、网络骗婚案等一系列案件。同时,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主动发现和纠正了18年前错案。而在人物刻画上,各角色性格迥异、个性鲜明:作为领导方大庆严谨睿智不失幽默;夏静茹工作中坚强较真,生活里女人味十足;周雯雯作为90后,天真烂漫,无论工作还是爱情都有着坚定信仰……

  在《检察官》编剧兼执行导演三幺看来,检察官不单单是执法者,他们也是一个个完整的普通人,有着七情六欲,因此,感情线成为该剧的另一条灵魂脉络。方大庆、夏静茹二人带领的年轻检察官陈晨、于跃龙、周雯雯等人在办案过程中,也经历了恋爱、收入、住房等现实问题,经受了生活对他们的磨砺。

  总之,本剧既有真实发生的案例,又不拘泥固有案件的再现;既有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又不与人物原型对号入座;本剧是依法办案的升华和提炼,是人物的集合与再造。本剧既合乎案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人物性格形成发展与现实生活的逻辑轨迹。

  导演英宁表示,要让观众从电视剧中感受到检察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检察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通过二分院办理的案件展示首都检察官依法公正办案,坚持首善标准,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

  《检察官》很快就要和观众见面了,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顾军对此充满期待。他说,《检察官》的拍摄,对于创新检察文化发展方式、讲述检察好故事、传播司法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该剧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梦、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高检院、市委、市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融合了检察和社会资源,探索创新了检察宣传思想工作和检察职能宣传的方式方法。通过合作,相信会实现激励检察队伍、开展普法宣传、深化检务公开、服务社会民众的目的。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